新闻资讯
  • 【大讲堂现场】浙大青山大讲堂第七期|黄先海作“中美战略博弈与创新大变革”的讲座
    2025年6月11日,浙江大学青山大讲堂第七期在紫金港校区管理学院金色大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浙江大学副校长、浙江大学青山商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黄先海教授,以“中美战略博弈与创新大变革”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中美关系走势及中国的应对策略,分析了杭州创新迸发现象背后的“一范式三机制”并提出创新增长导向的第三大宏观政策构想。
  • 喜报|苗建军教授跻身中国经济学家排名TOP10
    近日,国际权威经济学数据库IDEAS/RePEc发布最新中国区经济学家排名,浙江大学青山讲席教授苗建军跻身全国前十,位列第六,以9.54的高分脱颖而出,彰显其在国际宏观经济学与金融学领域的卓越影响力。
  • 青山智见 |吴晓波教授:中国企业的"超越追赶"与日韩有何不同?
    为什么日本在新能源车赛道上错失良机?韩国企业又如何凭借“数字化跨越”赢得全球竞争?而中国企业,是否正在“不完美”中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着无数企业在不同时代周期下的抉择与命运。睿华创新管理研究院专访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青山讲席教授吴晓波,围绕吴晓波教授C理论著作《超越追赶》,带您从中、日、韩的企业发展的比较中思考:中国企业的未来,将如何书写自己的全球化答案和超越追赶...
学者介绍
吴晓波
浙江大学青山讲席教授、青山商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浙江省特级专家。2021年入选浙江省特级专家,2019年获首届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杰出教学奖,2018年获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称号,2016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3年入选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4年、2006年获浙江省“三育人”先进教师;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及科研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10余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是亚洲理工大学(AIT)博士后,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30年来积极从事以创新与战略管理为核心的研究,在技术创新管理、全球化制造与创新、包容性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开展了开拓性的研究。于90年代初,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快速追赶的实践,提出“二次创新管理”理论,为广大“后发企业”成功实现“追赶”指出了有效的途径和战略。近年来提出基于中国领先企业创新管理实践的“C理论”,专注于“从追赶到超越追赶”的创新与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其专著《全球化制造与二次创新:赢得后发优势》、《华为管理变革》(合著),获浙江省和教育部优秀成果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重点项目、重大横向科研项目、欧盟第七框架项目、IDRC国际合作项目等30余项。担任《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As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及《管理工程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编委、副主编、主编。个人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xbwu
陈松年
著名经济学家,世界计量经济学会院士,浙江大学青山讲席教授,主要从事理论与应用微观计量学研究工作。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94年获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经济学博士学位(Ph.D. Economics),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系讲席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讲席教授。在香港科技大学任职期间,陈教授还担任学校长聘及晋升委员会委员、中研经济研究所咨询委员会委员、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等职务。陈教授是计量经济学领域享有盛誉的国际知名学者,特别是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具有突出成绩,在截断删失回归、分位数回归、样本选择模型等领域的研究享誉国际。已在Econometrica,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Econometric Theory, Annals of Statistics, 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陈教授在计量经济学顶刊Journal of Econometrics长期担任副主编,是该期刊的荣誉会员。个人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snchen
Simon Collinson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艺学会会士、浙江大学青山讲席教授。研究主要涉及跨国公司、国际管理、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层面的生产率、创新、竞争力和组织复杂性等方向。Simon Collinson教授1986年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获学士学位,于1988年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获博士学位。此前,曾在雷丁大学、华威大学等高校任职,担任过华威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后于2012年10月加入伯明翰大学,担任伯明翰商学院院长及国际商务与创新教授。从2016年起,担任伯明翰大学副校长(分管地区合作与交流)。Simon教授还长期担任Multinational Business Review、Global Strategy Journal、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学术期刊的编委。Simon Collinson教授长期从事跨国公司管理、国际创新管理和组织复杂性等领域的研究,也是中国与亚洲创新体系方面研究的国际著名领军学者。在管理学相关领域各大顶尖国际期刊发表论文 80 余篇,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个人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0024105
Scott Rozell
浙江大学青山讲席教授(兼职),美国斯坦福大学Helen F.Farnsworth讲席教授,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联合主任、经济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Scott Rozelle教授同时担任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学术顾问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美国经济学会、美国农业经济学会、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学会会员,学术领域为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他的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早期研究主要关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目前研究主要关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贫困与不平等问题,尤其是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发展问题,是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他的研究立足中国、扎根中国、深入中国每一个“看不见的角落”,从1988年起,走访中国28个省和650个县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和研究工作。作为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他投入其大半辈子的精力研究中国农村问题。Scott Rozelle教授的研究成果在Science, Natur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等经济学与自然科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已发表论文约486篇,并出版了2本著作,获得美国农业经济学会终生成就奖。Rozelle教授于 2008年被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该奖项为中国政府授予外籍专家的最高荣誉。获得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9年还荣获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表彰他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个人主页:https://sccei.fsi.stanford.edu/reap/people/scott_rozelle
苗建军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和青山商学高等研究院青山讲席教授,前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系经济学教授,经济理论促进会院士(Fellow of SAET),亚洲经济金融研究局资深研究员(ABFER Senior Fellow),同时担任Economic Theory、Macroeconomic Dynamics期刊副主编和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Quantitative Economics期刊前任副主编,中国国际宏观经济学会议(CICM)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论坛创始人并担任会议主席。苗建军教授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并先后获得中山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加拿大皇后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和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泡沫和崩盘的宏观经济影响、不确定性下的决策理论与应用、理性疏忽、商业周期、经济增长,财政和货币政策、动态合约,公司理财和资产定价。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及其与决策理论、信息理论,公共财政和产业组织理论等多学科交叉。现有发表刊物主要包括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acroeconomics, Econometric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Fin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和Theoretical Economics等国际顶级经济学和金融期刊。已发表三本经济学专著,曾获得2009年中国国际金融年会最佳论文奖。个人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jianjunmiao
龚斌磊
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青山商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与教育部重大专项首席专家。从事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研究,聚焦宏观经济、三农问题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发展与政策议题,重点关注“技术—制度—环境”对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独著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经济研究》等期刊,一作/通讯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Governance、《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期刊,出版英文著作5本、中文著作5本。获得沈善洪杰出青年学者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刘诗白经济学奖。科研成果被国家自科基金委、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Nature子刊Nature Food专题报道,入选浙江大学2020 年度十大学术进展项目。中文著作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法文著作入选中宣部出版工程、英文著作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教学成果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科基金(国际重点、面上、青年)项目,多份报告获国家和省部领导肯定批示,并被国办、中宣部、中农办采用。个人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gbl
沈伟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讲席教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欧盟让莫内(Jean Monnet Chair)讲席教授。主要研究中欧/亚欧关系、国际移民、海外华人、海归人才流动、全球化城市和国际商业策略。他的文章和访谈曾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欧洲研究》,Urban Studies, Regional Studie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等)和法国《世界报》、美国《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日报》、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发表。多次获得欧盟玛丽居里项目、让•莫纳项目、欧洲科学基金、英国皇家学会、城市与区域研究基金、德国阿登纳基金与大众基金等多个科研奖项赞助。拥有英国拉夫堡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法学硕士、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法经济学欧洲硕士和城市管理硕士。是SSCI期刊Asia Europe Journal 《亚欧研究》主编与英国罗特里奇出版社《欧盟的全球关系》丛书总编。沈教授担任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知名智库–欧亚中心副主席,目前也是欧洲管理发展基金(EFMD)认证委员会成员、澳大利亚南天大学校董会委员、香港浸会大学、中国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法国克莱蒙商学院(ESC Clermont)和德国普福尔茨海大学(Business School Pforzheim)商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曾在多个国际组织与学术机构工作包括欧洲理事会(斯特拉斯堡)、英国牛津大学、亚欧基金(新加坡)、国际移民组织(日内瓦)、教科文组织(汉堡)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罗马)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亚洲中心和英国全球化和世界城市(GaWC)研研究网络。个人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erikshen
张磊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北京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公共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学术论文发表在Economic Jour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Journal of Human Capit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和《经济研究》, 《经济系季刊》等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上。获得教育部第8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20)。个人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0023326
龚启圣
墨尔本大学商学院首任Griffin经济史讲席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史与发展经济学研究。龚教授于1993年获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经济学博士学位(Ph.D. in Economics)。曾任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Yan Ai基金会社会科学讲席教授,以及香港大学商学院Sein and Isaac Souede经济史讲席教授。在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任职期间,龚教授还曾担任副院长(科研),社会科学学部主任等职务。龚教授的研究聚焦于中国经济史及政治经济学的相关课题。截至目前,已在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The Economic Jour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并为剑桥经济史撰写二篇书目章节。龚教授曾或正担任The Economic Journal,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等多份国际权威经济学期刊的编辑职务,并曾担任比较经济学会(The Association for Comparative Economic Studies, ACES)执行委员及主席。在港科大和港大期间他指导过的博士生多达十八人。个人主页:https://www.jameskung.net/
学术活动
  • 10.10
            以《中美战略博弈与创新大变革》为题,从“中美关系大走势”“杭州创新进发现象”“人工智能驱动产业变革的主要路径”三大方面展开解析,强调当代企业家和学人应秉持全球视野,以前瞻性战略洞察技术变革趋势,在创新生态构建中勇立潮头,于百年变局中把握发展主动权。以杭州“六小龙”企业为例,剖析其与浙江大学、杭州的深度联动,指出支撑杭州创新迸发现象的背后是创新道路的重大跃迁,突出表...
  • 04.23
            Financial crises tend to share common causes and are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asset bubbles and collapses. This talk examines the definitions of financial crises and asset bubbles, explores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them, and analyzes their underlying causes. Additionally, it discusses seven major historical episodes of asset bubbles.时  间:2025年4月15日地&nb...
  • 03.18
    A predominant featur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the widely-diffused respect for learning. We argue that this is due to the effect of China’s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system (keju), an incredibly long-lived institution in Chinese history. Using the variation in the density of jinshi across 278 Chinese prefectures in the Ming-Qing period (c. 1368-1905) to proxy for this effect, we provide evide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