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日期查阅
  • 浙大青山大讲堂第五期|科举长存:中国古代官僚考试制度的长期影响

    A predominant featur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the widely-diffused respect for learning. We argue that this is due to the effect of China’s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system (keju), an incredibly long-lived institution in Chinese history.

    2025.03.18
  • 浙大青山大讲堂第四期|穿越周期的创新管理C理论

    如何破解“追赶陷阱”?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难题。而中国的成功又启示了什么?基于三十余年的创新管理研究,吴晓波教授从“二次创新”到超越追赶的“C理论”,从企业微观创新机制解码,到产业创新动态演化规律的揭示,到宏观产业与创新政策,系统地阐述源自中国实践的创新管理C理论的构建。

    2024.12.20
  • 浙大青山大讲堂第三期|加强高校对创新和经济增长的贡献

    高校是企业和经济体创新能力的主要贡献者,它不仅推动了经济增长,增强了竞争力,还为减轻社会不平等和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困难难以测量,高校的贡献并没有得到充分识别。本讲座以英国和中国为例,探讨高校作为技能开发者和研发生产者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高校对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的贡献。

    2024.09.14
  • 浙大青山大讲堂第二期|守护中国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

    ​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儿童数量占全球儿童人口总数的90%,但其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得到充分关注与研究。本期大讲堂将带领大家关注乡村地区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问题,通过解析中国农村地区儿童抑郁和焦虑患病率及其与生理、社会心理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数据,揭示儿童心理健康与其认知能力的相关性,以及照养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对儿童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影响。

    2024.06.21
  • 浙大青山大讲堂第一期|戈尔丁、性别工资差异和一些计量经济学问题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哈佛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以表彰其对促进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理解的研究。本期大讲堂的上半场陈松年教授带领大家解构戈尔丁在当代经济学中的贡献,揭示劳动力市场参与性别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与特征,并展示美国社会收入性别差异的演化规律。在大讲堂的下半场透过通俗的语言介绍研究收入差异与劳动力市场参与问题的常见实证与经济计量学策略。

    2024.04.10